首頁 » 資訊 » 專訪︱孫東:期望發展與生態保護平衡之道

專訪︱孫東:期望發展與生態保護平衡之道

分享: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兼顧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清晰願景,並致力於實現綠色及低碳的發展理念。然而,隨著第一期樓宇總樓面面積的顯著增長,最大樓層高度從最初規劃的不超過10層提升至最高40層,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此外,因為這一改變也引發了一些環保團體的不滿,他們質疑這一政策與先前考慮鳥類飛行路徑的規劃相悖。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最近的一次專訪中回應了這一質疑,他強調,在設計第一期樓宇的高度時,充分考慮了環境保護的需求。他指出,位於園區最南端的人才公寓限高僅2層,這是特意為了保護周邊的鳥類飛行路徑。他堅信,整體設計中對於綠色生態的保護是全面考慮的,這也是為何設計須符合規劃條例,否則就無法通過城市規劃的審批。

首先,孫東透露,第一期園區計劃在明年正式啟用,預計會有約千名內地及香港的人才進駐。他指出,目前已有數十間企業表示興趣,其中絕大多數是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的企業,顯示出該園區對於新興產業的吸引力。此外,考慮到最初的運營條件,內地人員進入園區將通過落馬洲口岸過境,並將設有特殊通道,方便特定人員乘坐專車前往。

隨著總樓面面積擴增至100萬平方米,這一規模幾乎達到了原定兩期全面發展後的計畫。孫東表示,為了加速發展步伐,第二期的建設計劃需重新進行城市規劃的設計。他提到,計劃在原應急醫院的位置建立現代化醫學大樓,至於其他地塊的用地,正在進行初步規劃,而不進一步細化是基於「戰略留白」。他預測,隨著發展背景的逐步明朗化,內地政府將在2027年後積極整合第二期的發展方向。

在對內地籍人員社會保障的探討中,孫東則闡明,香港人員前往深圳工作不會影響其在港的福利。他期盼能為內地人才提供相應的保障與安排,減少其對外工作的「後顧之憂」,從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前來園區工作。

面對未來的發展,孫東展現出對科技創新合作區的信心,並堅信在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繁榮。此番話語無疑為這個充滿期待的創新科技園區注入了更多的信心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