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房屋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於上月底推出了「簡樸房」規管制度的諮詢文件,預計在提款部門的版本上有更進一步的修訂。該文件建議「簡樸房」的樓面面積不得少於8平方米,並必須符合基本的居住要求,譬如提供一扇面向外界的窗戶。諮詢期已於10月8日結束,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近期的電視節目中強調了政府對於劏房法規的嚴格執行意圖。
何永賢表示,政府不排除設立舉報違規劏房的機制,這一點將與公屋的舉報制度相似,並考慮設立獎勵制度,以鼓勵市民舉報不符合規範的劏房。她指出,持續的違規行為將面臨更嚴重的罰則,包括採用罰款累進制及增長監禁年限等措施,旨在提高業主的合規意識,減少劣質租房環境對於租戶的影響。
在收集的意見中,業主普遍反映罰則過於嚴厲,租戶則關心未來的遷置資源安排,而專業團體則希望進一步明確規範內容和落地細則。何永賢提到,若房屋達到簡樸房條件的話,認證過程的時間可短至兩星期;然而,若情況較為複雜,則需要更多時間來解決。初步估算香港市場上約有七成的劏房已符合面積和設施要求。
政府期望能在明年內完成關於劏房的立法,以正式確立管理機制。何永賢提到,規管的基礎在於建立一個透明和負責的住房環境,並強調業主需在歷史租賃合同和未來合約的處理中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何永賢還提到,政府將根據社會的廣泛支持和意見來決定是否實施舉報機制。她對公屋舉報制度的成功表示肯定,認為即使獎勵金額並不高,但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希望透過公共參與來進一步促進市場的合規發展。
至於劏房的劣質環境,何永賢強調,政府有責任確保社會上每一位租戶都能夠住在安全、舒適及合乎基本標準的居住環境中。持續收集公共意見後,政府期望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會中提出具體的法例草案,努力推動政策的實施,期待在未來幾年內能夠逐步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
有關於未來的公營房屋政策,何永賢表示,政府正在針對長期輪候公屋的家庭進行更有效的資源規劃,以便更快地解決他們的住屋需要。除了討論簡樸房的合規性外,政府也在考量如何繼續推進過渡性房屋項目,以支持低收入家庭。
在此背景下,劏房的規管制度將成為香港房屋政策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何永賢強調,關鍵在於如何使業主和租戶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促進合規的居住環境,並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真正促進香港居住問題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