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實測300元以下手提行李箱:布、金屬、膠款的耐用性之爭

實測300元以下手提行李箱:布、金屬、膠款的耐用性之爭

分享:

隨著旅行的日益普及,手提行李箱已成為各大旅客的重要夥伴。無論是短途出行還是長途旅行,許多人家中幾乎都會備有至少一個行李箱。在這個繁忙的市場上,雖然價格高昂且自稱高品質的行李箱比比皆是,但不少香港人更傾向選擇平價的行李箱,尤其是在300元以下的範疇。為了幫助消費者選擇,我們的《星島申訴王》針對三種不同材質的20吋手提行李箱進行了實測,這三種材質分別為布、金屬和膠,只為找出它們在「耐用性」、「抗撞擊性」以及「防水性」上的表現差異。

在測試開始前,我們分別將三個行李箱內各放入三條毛巾以進行防水性的測試。記者向每個行李箱倒入8升的水,結果顯示,膠行李箱內的毛巾受水影響最小,僅有少許位置遭到潮濕;相較之下,金屬行李箱的毛巾則沾水範圍較膠款稍大,甚至有毛巾能輕易扭出水分。而布行李箱的表現最為不理想,毛巾幾乎完全浸濕,顯示這類行李箱在防水性上存在明顯的不足。

隨後,我們進行了襟撞的測試。記者將三個行李箱從不同高度(4級、8級和12級樓梯)跌落至地面。觀察過程中,膠行李箱隨著跌落高度增加,表面出現的花痕漸加明顯,甚至有一些配件鬆脫。金屬行李箱在12級高的跌落後,四個角的位置均受損,並且中間部分也出現凹陷。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布行李箱無論從何高度跌落,幾乎僅有一角出現輕微磨損,名牌甚至有輕度鬆脫的情況,但整體損壞程度最輕。

最後,我們對「襟掉」的耐受力進行了考察,將三個行李箱從相同距離以相同力度推向牆面。最終的結果中,膠行李箱表面出現多處明顯刮痕,車輪部分發生零件鬆脫,拉鍊也遭遇了「卡住」的問題,開啟變得困難。金屬行李箱的狀況同樣不容樂觀,表面凹陷與刮痕並存,車輪亦出現問題,使得行李箱的使用受到限制。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布行李箱雖然有少許刮痕,但整體結構並未受到影響,拉桿和拉鍊依然運行良好。

在對消委會的回覆中,他們指出,根據去年的測試結果,塑膠製的硬行李箱在抗撞擊能力上確實表現出色,而布行李箱則需加強對車線質量的關注,若工藝不佳,可能在衝擊或壓力下出現裂開的風險。此外,機管局也透露,今年共接獲六宗行李損壞的投訴,主要問題集中在行李箱的輪子或手柄等部件受損。在了解具體情況後,這些投訴將由各航空公司進行跟進。

在機場,我們隨機訪問了多位準備出遊的旅客,對於他們選擇行李箱的複雜考量,許多人坦言,膠行李箱的輕便性以及不易沾染污垢是他們的首選。而選擇布行李箱的民眾則強調其容量較大,適合不時之需。大多數受訪者共識,行李箱的選擇主要依賴於尺寸、價格與安全性等幾個關鍵因素。

這些測試及調查結果顯示,在選擇行李箱時,消費者需根據自身需求及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考量。在材料的耐用性、抗撞擊性和防水性能等方面,明顯可見不同材質的行李箱各有強弱,選擇前不妨多加思量。如果你也有選擇行李箱的故事或心得,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共同分享旅行的智慧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