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切的期待中,香港迎來了兩位新的「家人」——中央政府贈送的一對大熊貓,雄性「安安」與雌性「可可」。在港的命名比賽結束後,這兩隻大熊貓的名字正式揭曉,並將於明日(8日)在海洋公園的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與市民見面。這場命名活動吸引了超過22,000份申請,最終選擇沿用它們的原名,這不僅反映了公眾的情感共鳴,也寓意著美好的祝福。
在大熊貓亮相儀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對於兩隻大熊貓的來臨感到無比興奮。他提到,這對大熊貓的到來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心與支持的象徵,感謝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及海洋公園團隊的努力,確保這一對大熊貓健康而愉快地適應香港的生活。
李家超指出,「安安」與「可可」的名字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經過此次命名活動,得獎者表示它們的名字組成了“安可組合”,象徵著香港的美好與希望。「安」代表平安,「可」則指未來的無限可能,希望這些美好的寓意能伴隨香港共同邁向未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港府也已制定計劃,舉辦一系列大熊貓相關活動,期望為市民及遊客帶來獨特而難忘的體驗,並推動本地的旅遊及零售業發展。
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周霽也在儀式上表達了對這對大熊貓的贊賞,強調大熊貓作為國家的「親善大使」,能夠加強香港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聯繫。他指出,大熊貓的歷史悠久,承載著中國文化,並引導市民更好地保護自然。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也透露,此次命名比賽的反應熱烈,許多市民選擇保留「安安」和「可可」這一名稱,因為這對名字有助於強化香港人的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繫。面對即將到來的高流量參觀,海洋公園計劃在必要時派發「時間卡」,以確保遊客能夠按時享受與大熊貓見面的機會。
隨著「安安」和「可可」的到來,香港的熊貓家庭日漸壯大,現在的熊貓數量已達六隻,成為內地以外飼養最多大熊貓的地區。這對大熊貓的亮相不僅是保育工作的成功,更是香港身為流動文化交匯地的縮影,期待明天的首次公開見面能為各地遊客以及市民帶來喜悅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