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大棋盤|選委界議員表現引發爭議 計劃快到任期末的激戰

大棋盤|選委界議員表現引發爭議 計劃快到任期末的激戰

分享:

隨著香港立法會的選舉制度經歷了歷史性改變,立法會即將進入最後一年。許多有意連任的議員正努力不懈,以期在議會和社會上提高自己的表現,贏得選民的支持。根據現行的選舉安排,立法會共有90個議席,其中重生的選舉委員會界別佔據最多的40席。然而,在這些議員中,其表現時不時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成為政圈茶餘飯後的話題。

選委界議員是由1500名選委選舉產生,目的在於希望議員能夠超然於地方利益,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解決公共議題。此舉雖然初衷良好,但對於議員個人的能力和表現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界別中,有些議員因為在民生議題上敢於直言不諱而受到關注,也有一些議員因為跟進特定議題、在媒體上曝光率高而活躍,但不少議員卻顯得「面目模糊」、存在感低下。坊間傳聞,來屆選舉中,至少三分之一的現任議員因為表現平平或個人因素,將面臨轉型的困境,選委界則被指是重災區。

隨著選舉日益逼近,議員們的每一個舉動都被政圈密切注視。例如,近期選委界的尚海龍主席在會議中提出急切質詢,要求討論珠海市體育中心一起駕駛事故,並詢問政府將如何防範類似「黑天鵝事件」,以提高市民的安全感。不過,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拒絕了這項質詢,認為其不具有即時性和公眾重要性。對此,尚海龍的提問是否出於真正的關心,或只是為了博取眼球,一時間成為議論的焦點。

梁君彥對於急切質詢的批准向來謹慎,本屆迄今僅批准過一次急切質詢,其他多數皆遭否決。某些議員認為,儘管珠海事件的性質足夠嚴重,但與香港本地並無直接關係,急需政府回應的必要性也並不強烈。尚海龍自兩年前透過選委界補選進入議會,雖然他的曝光率相對較高,所針對的議題主要涵蓋人才計劃及創新科技,但他在行為風格上卻引發諸多爭議,包括身著中東服裝出席會議,以及在會議上敲鑼等舉動。這些舉動被指是過於「博眼球」,並不受到部分議員的好評。

近期,立法會的一些議題也引發了不同程度的討論,例如近日大會有關「人工智能+」策略的議案,六位選委界議員提出修正案,然而這些修正案的內容意義相差不大,基本上只是小幅增補。這讓一些常任議員感到不滿,他們提醒新來的議員應該專注於有實質意義的發言,而非僅僅為了發聲而發聲。尤其是在選舉臨近之際,一些新議員為了爭取曝光機會而紛紛提出修正,這讓會議運行變得不夠高效。

隨著明年換屆在即,選委界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無論是立法議題的深入還是表現自身風格,都成為議員爭取選民支持的關鍵。未來的競爭將如同一場《魷魚遊戲》,究竟誰能在這片棋盤上佔據優勢,成為贏家,將在不久的將來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