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月十日下午兩時許,大嶼山二澳對開的海面上,人們驚訝地發現了一具中華白海豚的浮屍,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即,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獲得報告進行了現場調查,確定這具屍體為一隻雌性成年中華白海豚,身長約250厘米,狀況良好並未呈現腐爛跡象。
這一事件標誌著本年度第39宗鯨豚擱淺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對於海洋生態保護的深思。中華白海豚,作為香港水域特有的海洋生物,其保育狀況不容樂觀,這樣的擱淺事件無疑給海洋生物保護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獲藏的海豚屍體目前已被送回海洋公園,科學家們將進行詳細解剖和分析,試圖了解其死因,並尋找保護此類瀕危物種的可行對策。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隨後呼籲公眾,若發現疑似鯨豚、鯊魚以及鯆魚擱淺的情況,請即透過1823熱線向相關部門報告,並儘量提供擱淺的具體時間、地點和相關照片。這不僅有助於專業團隊的迅速行動,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數據和信息。
此外,保育基金強調,出海遊玩的公眾在享受海洋樂趣的同時,更應當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帶走自己的垃圾,妥善處理生活廢棄物。特別是在從事水上活動時,應盡量避免船上使用洗頭水和淋浴露,以免未受處理的化學物質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這些小小的舉措,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為保護我們的海洋及其生物作出貢獻。
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透過共同努力,我們能為青藍的海洋和其中的珍貴生物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