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於今日(9日)向立法會提交了一份有關推動減廢回收工作的最新進展和成效的報告。此文件中強調,局方正持續研究如何進一步優化現行的垃圾收費計劃,以增進社會對減少廢物和提升回收率的參與感和責任感。預計在2025年中將再次向立法會提交關於該計劃的具體報告,並闡述政府對於垃圾收費計劃的最新評估及未來展望。
根據報告,環境及生態局自推動減廢回收措施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中,「綠在區區」的項目在2024年首九個月內,共收集了約30,000公噸的可回收物料,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收集總量約26,000公噸,顯示出社會在環保方面的不斷進步和努力。
該報告還提到,社會整體的廚餘回收量也有了驚人的增長。2023年12月平均每日回收約200公噸的廚餘,而到了2023年10月,這一數字已上升至每日約310公噸,增幅已超過五成。特別是在家庭廚餘回收方面,數據顯示,自2023年12月的每日回收約15公噸,增至如今的每日約90公噸,增幅達到了驚人的五倍。這一切表明,市民在減廢回收方面的參與度正在逐步提升,綠色回收文化正在社會各階層中逐漸成形。
為了進一步便利市民參與廚餘回收,政府計劃在2025年內將廚餘回收流動點的數量從目前的65個增加至100個。這些流動點將以街站的形式在夜間運作,方便居民將廚餘交給環保署進行收集。此外,政府還在規劃在全港的公眾垃圾收集站內設立專門的廚餘回收點,以惠及周邊居民和餐飲業者。
文件還指出,社區回收網絡的公共回收物收集點數量已從2024年5月底的約300個,增加至現時的超過500個,這些點覆蓋了全港約八成的人口。預計到2025年第一季,這一數字將進一步提升至800個,為市民提供更為便捷的回收服務。
同時,為了加快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政府目前正進行相關的法律修訂工作,以推出強制性措施,促使企業在產品設計及包裝過程中,考慮廢物減少及回收利用的責任。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把該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進行審議,並在條例通過後,針對各類產品如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等,制定相應的附屬法例。
這些舉措無疑是對於推動社會垃圾減量和資源回收的重要貢獻,伴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提升,我們站在了一個轉型的十字路口,未來的環保工作將更加充滿希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