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垃圾收費政策持續優化|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匯報進展,加強減廢回收措施

垃圾收費政策持續優化|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匯報進展,加強減廢回收措施

分享:

環境及生態局在今日(9日)向立法會提交了一份詳細的文件,報告了目前在推動減廢及回收工作方面的最新進展和成效。文件強調,政府對於垃圾收費計劃的優化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並將根據社會的民情以及市民在減廢回收方面的參與度,進行持續監察和評估。預計到2025年中,局方將再次向立法會報告相關工作的進展和政府在垃圾收費上的最新看法。

根據文件中提供的數據,「綠在區區」計劃的成效令人鼓舞。自2024年初至今的九個月內,該計劃共收集了約30,000公噸的回收物,這一數據不僅超過了2023年全年收集的26,000公噸,而且顯示出市民日益提升的回收參與度。此外,社會整體的廚餘回收量也顯示出顯著的增長,從2023年12月的平均每日200公噸增至2023年10月的每日310公噸,增幅驚人,超過了50%。特別是來自家庭的廚餘回收,從2023年12月每日約15公噸激增至今的每日90公噸,增幅達五倍,展現了市民在建立綠色回收文化方面的努力。

為了進一步推動廚餘的回收,環保署已經在各區設置了65個廚餘回收流動點,這些流動點以街站形式,在晚上提供廚餘收集服務,方便尚未設置專門廚餘回收桶的市民使用。該署預計在2025年之前,這些流動點的數量將增至100個。此外,政府也在多個公眾垃圾收集站設置廚餘回收點,讓附近居民和餐飲業者能夠隨時參與廚餘的回收行動。

在社區回收方面,公共回收物收集點的數量也顯著增加,由2024年5月底的約300個增至現在的超過500個,涵蓋了全港約八成的人口。預計到2025年第一季,這一數字將進一步達到800個收集點,將為社會帶來更為便利的回收服務。

文件中還提到,為了加快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及推動轉廢為材的政策,政府目前正在就建立相關的共同法律框架進行法例修訂,並持續與持份者和業界進行諮詢。當局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並在該草案通過后,繼續針對各類產品如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及各類電池的管理,制定相關的附屬法例。

這些措施的推行,不僅顯示出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決心,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減廢回收的重視,讓我們的城市朝著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通過這些努力,期待未來的香港能成為更綠色、更環保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