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施政報告》,香港政府計劃在北部都會區設立一座專門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將其命名為國家發展成就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於9日透露,該館將位於古洞北市中心的2公頃土地上,距離預計在2027年完成的古洞港鐵站僅需5至10分鐘步行,這一選址無疑將為遊客和市民提供極大的便利。
國家發展成就館的建設旨在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省市之間的文化交流,包括加強與各地博物館的聯繫,借助彼此的資源來合作舉辦展覽及租借展品。劉震指出,這座專館將不僅在展覽面積上提供充足的空間,未來還會配備各種教育設施,包括演講廳和多功能活動室,總樓面面積預計將不少於45000平方米,展覽空間則不低於14000平方米,充分滿足各類型活動的需求。
在交通方便性方面,古洞北的地理位置可以輕鬆連接東鐵線和青山/粉嶺公路,並且鄰近多個口岸,如目前的落馬洲支線及羅湖邊境管制站,還有未來計劃重建的新的皇崗口岸,這一切都為遊客的訪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樣的交通安排不但能夠吸引更多本地居民,也會使來自外地的旅客能夠更便捷地參觀。
此外,香港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在考慮建設國家發展成就館的同時,亦將著重於文化博物館的定位及藏品的整合。根據計劃,科學館將進行原址擴建與修繕,而历史博物馆的擴建工程完成及藝術館分館與流行文化館的落成,則會進一步促進香港在文化領域的多元發展,以更好地呈現香港的豐富文化內容,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
儘管這些計劃在推出之初曾遭到文化界的廣泛反對,尤其是將科學館搬遷至沙田文化博物館選址的提議,但政府已作出調整,決定在其他地方建立國家發展成就館。這一決策顯示出政府在推動文化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在努力聆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力求達到最佳效果。隨著這些新設施的建立,香港的文化文化生態將獲得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