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進一步加強國安法執行的背景下,國安處於1月13日進行了一場重要的突擊行動,搜查了香港民意研究所(民研)主席兼行政總裁鍾庭耀的住所及其辦公室,並帶走了鍾庭耀和兩名相關職員進行進一步調查。這場行動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市民的熱議,因為其背後涉及的問題不僅限於個人,更觸及整個社會的安全與法律秩序。
據悉,這次行動是基於法庭的搜查令,目的是追查鍾庭耀與涉逃海外的通緝嫌犯鍾劍華之間的關聯。鍾劍華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多項條款,已經被通緝。據了解,鍾庭耀是鍾劍華在本地的重要聯絡人,因此警方希望透過此次搜查,釐清鍾庭耀是否有協助鍾劍華及其涉嫌對香港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行為。
在黃竹坑的民研辦公室,警方全日進行搜證,檢走了多箱文件及數量眾多的電子裝置,這些證據將有助於調查鍾庭耀是否有向鍾劍華提供資金,或是與外國勢力有任何勾結的證據。傍晚時分,鍾庭耀及兩名職員被帶返警署,協助警方進一步調查。至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人被正式逮捕。
此外,香港政府隨即發表了一份新聞稿,指出調查的目的在於確定是否有人利用自己的機構來幫助潛逃的通緝犯,並持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這一系列行動顯示了特區政府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決心,以確保法律和秩序的尊嚴不受挑戰。
歷史上,鍾庭耀於1991年創辦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展至今已成為影響深遠的民意調查機構,而鍾劍華曾在2020年至2022年間擔任該機構的副行政總裁。兩人之間的密切關係不僅令人關注,也讓人反思民研在過去數年中所涉及的各種爭議。據報道,民研曾在多次活動中參與反對派的作為,包括協助推出影響立法會選舉的「雷動計劃」及提供場地支持非法初選等行為,這使得該機構的社會角色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
在此背景下,鍾劍華在被通緝後不久接受媒體訪問,試圖與鍾庭耀及其機構撇清關係,並強調自己與鍾庭耀的聯繫有限。有觀察人士認為,這一系列舉動顯示其試圖為自己辯護,避免被牽連入更深的法律危機中。
此次搜查行動的實施,反映了特區政府對於解決涉及港區國安法案件的強硬態度,並提醒社會各界對於潛逃者及其協助者的法律後果必須保持警惕。展望未來,香港的社會運作及公民安全將持續受到各方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