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南韓發生一起悲慘的空難事件,造成179人罹難。這起事故涉及濟州航空的一架737-800型客機,當時該機正從仁川國際機場展翅飛往全羅南道務安機場。根據官方報導,該航班機上共有181位乘客及機組人員,然而在降落過程中,客機卻意外衝出跑道,撞向圍牆後隨即起火,僅有兩名機組人員得以逃生。
航空安全專家詹永年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根據初步的影像及照片分析,推測這起空難可能與鳥擊和起落架無法降下有關,或是液壓系統出現了嚴重故障。詹永年指出,三個起落架同時失效的情況非常不尋常,因為通常飛機會有多重備援系統保障安全。正常情況下,即使沒有液壓動力,飛行員也能透過手動操作來釋放起落架。
現場的搜救行動依然在進行中,消防人員不斷搜尋證據,並努力撲滅客機所引發的火焰。事故地點留有大量的飛機殘骸與散落的具體碎片,這些都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航空安全的高度關注。
詹永年進一步解析,若飛機在降落時遇到一台引擎失效,機師會立刻關閉失效的引擎,但現代的民航客機,即使只剩下單一引擎,仍有能力在空中飛行一段時間,這為飛行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然而,倘若飛機遭遇鳥擊造成引擎完全失速,事態則會更加嚴峻。
他指出,飛行安全的保障需在于飛行前的周密準備,尤其是在油箱燃油量管理上。大型民航機的緊急著陸要求駕駛技術的極高,而在水面進行腹著陸更是相當少見且難度很高,尤其是要將油量減至最低以降低火災風險。在等待對黑盒數據的深入分析後,事故成因將更為清晰。
這場悲劇再次敲響航空安全的警鐘,讓人們意識到即使在高科技的現代航空環境中,潛在的風險依然隨時可能威脅到生命的安全。社會各界對這一事件表達了深切的哀悼與關注,希望藉由此次事故能夠進一步加強航空安全制度,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