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近期公布了2024/25年度的財政赤字預測,徹底改變了先前的預估,從481億元上調至約1000億元,這一驚人的財政赤字將對香港的未來經濟健康產生重要影響。陳茂波在電台節目中指出,面對政府收入減少的嚴峻現實,政府必須實施細緻的財政整合計劃,主要包括對各個政府部門每年削減1%的經常開支。他強調,未來將仔細檢視這一措施的實施效果,評估是否還有更多的調整空間。
在節目中,陳茂波分析了造成財政赤字的多重因素,包括高利率導致的資金成本上升及樓市的寒意,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了印花稅及股票市場的收益。此外,各行各業在疫後的恢復進程不一,使得企業的利得稅收出現下滑,這種波動性是反映經濟周期的一部分。他指出,政府的財政整合計劃意在同時尋求開源與節流。開源方面要謹慎行事,以免過重負擔於市民,並且需考慮到香港在區域競爭中的優勢和挑戰。節流方面,政府的開支增長必須壓控,其中包括凍結人手至2021年3月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陳茂波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他相信,只要政府持之以恆推動創新和招商引資,便有機會在三至四年內實現收支平衡。他提到,特區政府已成功引入約100間企業及17至18萬名專業及年輕的人材,這不僅能夠提升經濟活動,也將對未來的稅收和財政健康產生利好影響。
至於近期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雖然認購金額178.5億元低於預期的200億元,這是政府發行零售債券以來的首次不足額,但陳茂波表示,無需過度擔憂,因為機構投資者的反應仍然踴躍,實際上是超額認購了三至四倍。他重申了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穩健地位。
在面對明顯的財政挑戰時,陳茂波不斷強調創新與多元化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發展北部都會區的計劃中。他提出,該區域將支持不同產業的發展,吸引企業參與,使之成為物流、創科技等新興產業的熱土,從而促進整體經濟增長。
此外,他也提到香港近日舉行的多項文化及創意盛事,進一步展現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活力和魅力。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業界的交流,也加強了文化互動的機會,提升了香港的城市品牌形象,吸引了全球的企業與人才進一步發掘更多的商機。
總結來說,儘管面臨千億的財赤挑戰,陳茂波的策略未來仍然將圍繞著穩定經濟、開源節流及促進創新發展等多方考量,力求為香港的經濟復甦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