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臨的財政挑戰日益嚴峻,財政司長陳茂波在近期的電台訪問中透露,2024/25年度的財政赤字估算從原預計的481億元驟增至約1000億元,增幅遠超預期。此番預測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政府為了加強財政整合,已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削減各部門每年1%的經常開支。
在陳茂波的分析中,財政收入減少的原因可追溯至多個方面。隨著利率上升、樓市回落,物業市場的低迷使得與之相關的印花稅收入和股票市場的收益相繼減少。此外,不同產業在疫情後的恢復速度不一,這也直接影響了利得稅的收入。然而,他提到利得稅的減少是周期性的,隨著經濟逐步回暖,政府收入有望回升。
為了因應這一財政壓力,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開源節流計劃。陳茂波強調,雖然開源方法需要謹慎考慮,以免增加市民的負擔,但節流的力度則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在政府部門方面。他指出,各部門的經常開支每年削減1%是當前措施之一,而未來他將會重新檢視這一削減的力度,確保有效應對財政挑戰。
此外,陳茂波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抱有信心。他提到,隨著新企業和年輕專業人才的引入,香港的財政將在約三至四年內恢復收支平衡。他透露,目前已有100間企業進駐,並帶來了逾17萬名專業人才,這些人員的薪俸稅有助於未來的稅收增長。
在基礎建設方面,香港最近推出的零售債券認購也引起了關注。儘管新發行的178.5億元認購金額未達預期的200億元,陳茂波依然表示,投資機構對香港的財務狀況持續看好,並相信未來的債務籌資不會受到影響。
同時,香港政府正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85家企業已經簽署了參與意向書。陳茂波指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將促進土地、房屋及社區設施的建設,並集中於經濟用地的開發,包括物流等產業。
近期,香港的文化和創意活動也如火如荼。的確,從「香港時裝薈」到「設計營商周2024」,這些活動為本地與國際交流搭建了平台,促進了業界的互動與合作,顯示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獨特魅力。
總結來說,在面臨千億財赤的壓力下,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部門經常開支的削減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應對當前困境。陳茂波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謹慎樂觀,以及對香港經濟復甦的期待。希望在這一系列努力下,香港能夠克服當前挑戰,繼續在全球舞台上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