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劏房規管新政策:全面加強監管機制,保障住戶基本權益

劏房規管新政策:全面加強監管機制,保障住戶基本權益

分享:

隨著香港住宅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於上月底提出了一項關於「簡樸房」(即劏房)的規管制度諮詢文件,標誌著對劏房市場將進行更為嚴格的監管。根據該文件的建議,簡樸房的樓面面積必須至少為8平方米,並至少要求有一扇向外的窗戶,以確保住戶的基本居住條件。此次的諮詢期至今已過約一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電視節目中表示,政府正在積極聽取各界的意見,並不排除將來設立舉報違規劏房的機制,類似於現行公屋的舉報系統。

何永賢指出,許多業主對於新設的罰則感到擔憂,認為這些罰則過於嚴重,並強調政府在藉此規管措施的同時,也將考慮租戶的配合及資源安排。她提到,若所有改進措施和舉報制度能夠得到社會支持,未來可能會推出以賞懲制度的方式進一步監察劏房的質量。此舉希望能夠促使業主自覺遵守規定,及早登記他們所經營的簡樸房。

在被問及持續違規的個案是否會設立罰款累進制和增加監禁年期時,何永賢表示,“我們確實有這個想法”,此舉旨在加強對違規業主的威懾力,她強調社會共有的共識是,不希望業主在獲利的同時,卻讓租戶面臨劣質的居住環境。

目前,政府的初步估算是,在市場上大約有11萬個劏房單位,其中約70%的單位已滿足新的面積標準,並且大多數配備有獨立的洗手間。因此,何永賢表示,政府不認為所需進行的調整改造工作會過於繁重。對於規範的實施時間,她透露,從立法到實際執行可能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

伴隨著簡樸房政策的逐步推進,政府也在研究調整公營房屋的供應量。為了更好地服務基層住戶,過渡性房屋項目會更加靈活地滿足不同租戶的需求。何永賢強調,這些措施的推出都旨在提升基層市民的生活質素。隨著簡約公屋的即將徵入服務,帶給等待公屋三年以上的家庭更多的選擇和希望。

此外,何永賢回應了有關公屋出租安排的問題,強調在未來幾年中,政府將依然維持3年內上樓的目標,並始終關注年輕人的置業需求,堅持逐步調整的策略,以確保社會各階層的住房問題能夠獲得妥善解決。

香港的房屋問題對於許多市民來說,既是生活的壓力,也是社會公平的挑戰。這一全新的劏房政策及其相關的舉措,無疑是政府正在努力補救城市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的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