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住房問題的日益嚴重,政府在上月底提出了關於「簡樸房」的規管制度諮詢文件,允許更具體的標準來定義和管理劏房。根據這一諮詢文件,建議「簡樸房」的樓面面積需至少為8平方米,該文件的公眾諮詢期至今已經過去約一個星期。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相關的電視節目中透露了政府對違規劏房的監管將進一步加強,並不排除設立舉報違規劏房的機制,類似於公屋的舉報機制,並考慮加入獎勵制度以鼓勵市民參與監督。
在節目中,何永賢強調,針對持續違規的個案,政府正考慮加重罰則。她指出,有意推行罰款累進制,即違規次數越多,罰款將越高。此外,增長監禁年期也是政府誠意的一部分,目的是要對那些心存僥倖的業主形成更大的威懾力。這些措施的提出,無疑是為了改善目前劏房的居住環境,讓居住者能夠享有更安全、更符合基本生活標準的住屋。
在諮詢期間,何永賢表示已收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包括業主對於罰則過重及要求過高的擔憂,租戶則專注於對於遷置過程中資源的保障。專業團體則則持平常心,關心具體的落地細節。至於簡樸房的認證過程,何永賢解釋道,對於簡單的情況,政府可於約兩星期內完成認證,而較複雜的案件則需要更長的處理時間。根據初步估算,在現有的市場中,大約七成的劏房單位可能符合面積及設施的要求,這無疑為未來大規模的改善工作提供了便利。
何永賢也清楚表達出,目標是希望業主能夠遵循規定,迅速登記簡樸房,以便日後的監管更加有效。她指出,簡樸房的立法過程預計會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並提到此後將有一段長達一年的登記期,以及隨後可能的寬限期,這樣的安排也考慮到業主需處理合約及工程等實際問題。
在另外一方面,何永賢對於未來的公屋規劃表示,公營房屋的供應將會再度增加,並強調過渡性房屋項目的成效,這些房屋相對於劏房,更能夠滿足基層市民的需求。根據政府的統計,過渡性房屋的月租普遍在3000元或以下,這無疑是對於經濟困難家庭的一項重要支援。
隨著政府在過渡性房屋和簡樸房的規管上持續努力,何永賢也明白到,立法的進度直接影響到市民的生活質素,因此政府的決心是促進改變的關鍵。未來一年內,立法會也將承擔更大的責任,確保新的法規能夠及時通過並實施。
可以說,隨著政府對劏房的規管逐步深入,市民對於居住環境的期待也會持續上升,如何在未來的法規中兼顧市民的需求以及業主的責任,將成為政府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