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創新科技合作新藍圖:孫東談生態考量與未來發展

創新科技合作新藍圖:孫東談生態考量與未來發展

分享:

近日,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計劃展現了清晰的願景與規劃。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將在規劃設計、企業引進以及管理上,堅持環境、社會與管治(ESG)原則,推動綠色及低碳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期園區的建設將迎來一個重大的變革,建築的樓層高度從原先不超過10層放寬至最高可達40層,這一決策引起了環保團體的關注與質疑。他們認為,此舉與2021年規劃中考慮鳥類飛行路徑的限制措施存在矛盾。對此,孫東強調,設計過程中已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因素。特別是位於園區最南端的人才公寓,始終保持2層的限高,正是為了保護雀鳥的飛行路徑,並確保不會侵擾附近的自然保護區。孫東表示,“綠色生態保護的考慮都已納入其中,否則我們無法通過城市規劃的審批。”

隨著第一期園區計劃於明年啟用,預計將有千名工作人員入駐。據透露,目前已有數十家企業表達租用意向,尤其以生命健康科技企業為主,總體洽談企業接近百家。園區開放初期,內地人員將主要透過落馬洲口岸進入,並設有特殊通道安排,方便特定人員搭乘專車前往園區。香港人員則需在特定上車點進入,具體細節將與保安局及運輸及物流局進一步協調。

對於第二期的發展,孫東坦言由於第一期的總樓面面積已達100萬平方米,幾乎與原定兩期全面發展後的總面積相當,因此需要重新做城市規劃。他指出,除了計劃在應急醫院現址建設現代化醫學大樓外,其他用地的初步規劃方案也在醞釀中。孫東強調,並不特別細化的規劃旨在進行“戰略留白”,相信到2027年之後,內地政府亦會迅速確定第二期的發展方向。

針對《綱要》中的安排,孫東提到,積極探討保留內地籍人員在內地社會保障的政策,這將有助於吸引內地人才來到園區工作。他強調,香港人赴深圳工作不會影響其在港的福利,故此希望內地人員能有相應的保障安排,以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此番專訪不僅勾勒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宏大藍圖,更展現出政府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之間的平衡考量,無疑為未來的創新科技園區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