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一直沒有調整,至今已經維持了整整七年。面對日益增加的醫療需求以及公立醫療資源的緊張,醫務衛生局正進行全面檢討,以期改善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結構。局長盧寵茂在近日接受某電視台專訪時透露,這項檢討的結果預計將於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強調希望透過適度調整收費,引導市民合理使用醫療資源,特別是急症室的就診情況。
盧寵茂指出,當前急症室的使用情況不容忽視,約有六成的使用者屬於第4及第5類輕症病例,例如在流感季節中出現的普通感冒等輕微病症。這些病人往往只是因為急症室24小時開放,感到方便而選擇前往求診。他表示,現有的收費水平相對較低,可能使市民誤認為急症室是尋常醫療服務的選擇。他警告這種情況不僅浪費了急症室的寶貴資源,也影響到真正需要緊急醫療服務的患者。因此,考慮再次調整收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並且計畫在2月底前公布檢討結果,實施全盤的收費檢討。
除了收費問題,盧寵茂還談到了醫療事故的通報指引進行修改,強調在發生的醫療事故後,首先應進行內部調查,之後再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釋事宜,最後才會將結果公布於媒體。有部分意見認為應該設置一個公布的時限,以保障公眾知悉相關事件的權利。盧寵茂對此回應指出,醫療事故的性質各有差異,設定一個固定的公布期限可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必須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來判斷公眾信息的公布時機,特別針對涉及公共衛生重大問題的事件,例如傳染病事件,則應儘快向公眾發佈資訊,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公立醫院收費的檢討與醫療事故通報方式的改革,都是為了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效率及透明度。此舉不僅能更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還能增強市民對醫療體系的信任。社會各界也將密切關注後續的發展,並期望能看到更為有效的措施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