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釜山,為期一週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於今日盛大開幕。來自175個國家的代表齊聚於此,共同參與這場攸關全球環境未來的重要會議。此會議是第五輪,同時也是最後一輪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外交官們正迫切敦促各國代表把握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共同協商應對全球塑膠汙染的策略。
回顧在加拿大渥太華於四月所舉行的第四輪談判,各國曾經無法就塑膠生產的上限達成共識,致使會議以失敗告終。此次釜山會議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多項棘手議題,包括是否應當對塑膠生產設限、是否應該禁止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有毒化學品,還有如何有效籌措促進公約落實的經費。因此,這次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代表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共識,以應對急迫的環境挑戰。
塑膠汙染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它不僅存在於我們的海洋、土壤,甚至連天空中的雲層都受到塑膠微粒的影響,這一現象更令人震驚的是,母乳中也檢測到了塑膠成分。這一切都提示我們,塑膠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然而,雖然全球範圍內對於塑膠汙染的共識已經形成,各國在具體的解決方案上卻仍存在著顯著的分歧。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全球塑料的生產量已經翻了一倍,2019年達到了4.6億噸,並且預計到2060年將增至當前的三倍。如此驚人的生產速度背後,超過90%的塑膠並未被有效回收,推算出每年有超過2000萬噸的塑膠最終流入環境中。更令人痛心的是,許多塑膠產品的使用期限僅僅是幾分鐘,隨後便被無情地丟棄。
在釜山會議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達了她對達成協議的信心。她指出,儘管各國在一些關鍵要素上仍有顯著差異,但她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安德森強調,20國集團(G20)峰會所提出的公報,強烈呼籲在年底前達成具法律約束力的公約,這傳達了全球對於解決塑膠汙染問題的強烈願望和決心。
整個社會的期待正隨著這場會議增高,推動各國代表把握這一重要會議的契機,攜手努力締造一個無塑膠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