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球塑膠公約的第5輪談判在韓國釜山隆重開幕,175個國家的代表團齊聚一堂,展開一場關於全球塑膠污染的重要對話。本次會議被視為最後一輪機會,負責協商的外交官員呼籲各國領袖珍惜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攜手應對日益嚴重的塑膠污染問題。
自從四月份在加拿大渥太華進行的第4輪談判未能就限制塑膠生產達成共識以來,各國對於如何應對塑膠污染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釜山的會議進行時間有限,僅有一週的窗口期,在這段時間內,各國需要集中力量解決多項棘手議題,例如是否應對塑膠生產設定上限、是否對潛在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化學物質進行禁令、以及如何為公約的實施籌集必要的資金等。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安德森的說法,全球塑膠污染已經嚴重到影響海洋、空氣甚至人體健康的程度。她指出,「我們在一些關鍵要素上確實存在分歧」,強調了解決方案的迫切性。儘管挑戰眾多,安德森仍對達成共識充滿信心,並表示每個國家都需付出更多努力,以保證公約的成功實施。
統計數據顯示,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2019年全球塑膠生產已達4.6億噸,是2000年的兩倍。若不加以遏制,預計到2060年,塑膠產量將可能增加至三倍。而在這之中,超過90%的塑膠產品未被回收,超過2000萬噸的塑膠最終流失至環境中。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許多塑膠產品僅僅使用幾分鐘後便被丟棄,進一步加劇了環境的負擔。
安德森強調,上週召開的20國集團(G20)峰會公報發出了強而有力的訊息,呼籲在今年年底前就該公約達成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她表示,雖然談判往往在最後一刻才會出現突破,但只要所有參與方都懷著共同的決心和目標,就一定能妥善解決這個影響全球的問題。
在團結一致的呼聲中,與會代表們充滿期待地展望這場關於未來的談判,期盼找到共識,為全球環境保護開啟全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