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NBA賽場上,入樽(灌籃)這一精彩的球賽瞬間似乎越來越成為罕見的景象。近期一場灰熊隊對公鹿隊的比賽中,灰熊的明星後衛查莫蘭特(Ja Morant)在快攻中面對防守緩慢的Brook Lopez,令人意外地選擇了在三分線外急停跳射,而非如以往那樣以驚人的速度衝向籃框,最終他的投籃以失誤告終。這一幕引發了球迷和媒體的熱烈討論,因為在本賽季的八場比賽中,查莫蘭特竟然還未曾成功入樽,這在他通常高效得分的生涯中實屬罕見。
查莫蘭特這位25歲的天才球員,自肩部手術後,他的入樽次數大幅下降,儘管他仍能展現出標誌性的360度上籃技術,但那並不能使人們不再渴望在比賽中看到更多的入樽表現。更令人擔心的是,查莫蘭特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是不佳,但他仍然在遠距離投籃上頻頻出手。這種情況與整體籃球環境的趨勢不謀而合,越來越多的球員被迫遵循這樣的打法,忽略了籃下精彩的技術碰撞和入樽時的激情。
在NBA的賽季揭幕戰中,波士頓塞爾特人隊以61次三分球擊潰紐約隊,這一數字不仅讓球迷們瞠目結舌,也引發了籃球評論員Nick Wright對現代籃球戰術的激烈反思。他在社交媒體上指出,這樣的打法可能會破壞比賽的觀賞性,因為球員們的特色技能和經典入樽瞬間正在被簡化為數據驅動的三分球戰術所取代,從而消耗了比賽的魅力。
隨著塞爾特人在2024年總決賽中的壯觀三分戰術奪得冠軍後,各隊也紛紛跟隨潮流,大幅度擴大三分球的出手頻率,聯盟本賽季的場均三分出手次數上升至37.4次,創下近五年的記錄。然而,儘管外圍空間似乎越來越開放,入樽的機會卻仍然沒有增長。這表明即便是在追求三分球的浪潮中,籃下的灌籃精彩還是越來越缺乏。
許多觀察家指出,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了比賽的觀賞性,更逐漸形成了一種名為「投籃沙漠」的現象。這一術語由鮑爾州立大學教授Nick Elam提出,描述的是在當今的比賽中,球隊的戰術過於依賴三分球,導致中距離及油漆區的得分被徹底忽視。在本賽季中,已有24場比賽中的中距離得分為零,這在過去的賽季中是未曾見過的。
如同NBA的許多球迷一樣,我們不禁要問:籃球比賽究竟失去了什麼?在一場比賽中,球員們越來越少選擇從容的中距離投籃或近距離突破,而是更傾向於在場上尋找三分的機會,這種選擇伴隨而來的是比賽的重複性和單調感。
專家們提供的解決方案之一是重新引入多樣化的投籃選擇,包括對三分線和中距離區域進行調整,例如拓寬球場、調整三分線規則,或引入不同的得分系統,這些措施都意在使得比賽回到籃球的核心樂趣,即運用多樣的技術進行攻防。
在進入2024賽季的時候,球隊、球員乃至整個聯盟需要深思熟慮,如何平衡三分球的戰術與籃下入樽的精彩瞬間,才能保護這項運動的精髓與魅力。籃球,終究是一項關於沖撞、技巧和表現的運動,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數字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