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體育界,一場針對精英運動員資助體系的討論逐漸升溫。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議員霍啟剛於近日發表了一份有關香港精英體育發展的研究報告,並在立法會綜合大樓舉行了發佈會。該報告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極大關注,因其提出了檢討現行精英體育資助制度的必要性,並期望能夠增加其彈性以促進改革,進而打造更具活力的體育產業。
報告中特別提到,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在會議中表達了對於桌球項目未來的擔憂。他指出,由於桌球被剔除出亞運項目,未來可能會面臨降級的風險,這將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資助。按照現行制度,即便該項目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還是會被迫面對資金支持大幅減少的局面,這無疑使得桌球界感到無奈和不公。
隨著巴黎奧運會的臨近,對於「精英化體育」的探討再度受到矚目。香港政府正通過將本地全職運動員按成績分為六個不同級別,最高級的「精英A+」運動員每月可獲得44,500元的資助,而最低級的「成年隊」運動員每月的資助僅為7,130元。然而,報告揭示,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導致一些運動項目因為被剔除而遭遇降級,影響深遠。
桌球自2010年被剔除出亞運項目後,面臨能力認證的困難。儘管在1998至2010年間,香港桌球屢創佳績,但現行的評核機制限制了該項目的發展。羅永聰感慨,雖然桌球界各運動員持續努力,甚至在世界賽事中取得佳績,但仍無法擺脫降級的命運。他明言:「我們的運動員能夠做到政府和體院的期望,但桌球界卻無法改變外部環境的影響。」
霍啟剛在報告中指出,目前的資助政策亟需改革,以便更好地支持本地的精英體育發展。他提議需要建立一個更為多元化的資金來源,而不僅僅依賴政府的資助。他舉例說,在日本,2020年70多個體育總會的收入中,有63%來自於商業贊助,而公帑資助僅占18%,這顯示了商業支持在體育產業中的重要性。
隨著桌球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日益上升,2022年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更創下了歷史上最多現場觀眾的紀錄,這再度顯示出香港對桌球的熱愛,以及該項目未來增長的潛力。此外,明年三月即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的「香港格蘭披治世界桌球大獎賽」將迎來世界32名頂級球手的參賽,資金的商業贊助也為這項賽事的舉辦提供了支持,有助於推動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霍啟剛希望,現行評估體系能夠對備受壓力的桌球項目提供更多支持,並指出奧運和亞運雖然重要,但其他級別的國際賽事同樣應受到重視。他強調,資助的彈性是必要的,並希望政府能夠重檢對桌球項目的評核安排。在他看來,培養一個強大的體育產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並且必須建立透明且合理的評估標準,以確保公帑的合理運用。
此次報告發表會的舉行,不僅是對現有精英體育資助機制的檢討,也是對未來體育政策的一次重要探索。隨著社會對於體育的關注度上升,如何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推動本地精英體育的進一步發展,成為了未來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