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耶路撒冷8日電)隨著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塞德的政權在反抗軍的攻勢下宣告垮台,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針對局勢宣布,已下令以色列軍方進行軍事行動,占領位於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緩衝區。這一決定是在阿塞德家族長達近五十年的統治結束之際作出的,顯示出以色列對北邊局勢的深切關注。
就在今天,敘利亞反抗軍成功突入首都大馬士革,標誌著阿塞德政權的隕落。阿塞德政權的崩潰,意味著敘利亞將進入一個動蕩的轉型期,而這一政治動盪無疑將引發周邊國家的關注和反應。
尼坦雅胡在聲明中強調,1974年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簽署的停止衝突協議現在已經不再具有效力。他指出:「我們不會允許任何敵對勢力在我們的邊界紮根。」這一言論揭示了以色列政府對周邊安全環境的警惕,以及他們對任何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行動的迅速反應。
回顧歷史,自1967年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以來,戈蘭高地一直是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重要爭議地區。在那場戰爭中,敘利亞軍隊曾利用該地區的制高點對以色列開火,導致以色列軍方進攻並奪取了約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後,以色列於1967年便開始占領這一地區,並於1981年正式宣佈將其併入國土,然而此舉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戈蘭高地因此成為了一個被國際社會普遍視為爭議的區域。
在1974年以色列和敘利亞達成的協議中,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於該地區,建立了一個緩衝區,分隔雙方的軍事勢力。現在,隨著阿塞德政權的垮台及局勢的劇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無疑將進一步改變這一緩衝區的動態,可能引發新的地緣政治緊張。
隨著局勢的發展,國際社會對於該事件的反應將受到廣泛關注,而周邊國家的反應也將直接影響地域穩定與安全的未來走向。這一系列變動不僅是對歷史的一次回顧,更是對未來局勢的一次預警,顯示出在動盪不安的中東地區,任何瞬息萬變的局勢都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