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國際人權組織聯合發表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對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TotalEnergies)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在東非烏干達及坦尚尼亞進行的大型石油開發計畫提出嚴厲指控,指出該計畫在執行過程中「嚴重侵害人權」。報告中不僅闡述了該開發計畫的具體情況,還詳細描述了當地社區因此遭受的影響,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項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投資案,目的是在烏干達西北部的亞伯特湖地區進行石油鑽探,並建造一條長達1443公里的管道,將原油輸送至坦尚尼亞的坦噶港口。該計劃得到了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的全力支持,然而,環保人士則與政府意見對立,多年來不斷發聲反對開發計畫,認為這將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及居民的生計造成長遠的威脅。
報告由國際人權聯盟(FIDH)、環境與發展公民響應組織(CRED)及無國界律師組織(Lawyers Without Borders)聯合撰寫,全文共計100頁。報告中詳細指出,該開發計畫伴隨著「過多的安全措施、鎮壓行為、土地權侵犯、強迫搬遷及貪污」的情況。尤其是在翠鳥(Kingfisher)油田及其周邊地區,當地社區的漁民遭受到烏干達軍隊的毆打和騷擾,報告中還提到軍人與企業人員涉及性暴力的案件比比皆是。
針對這一指控,烏干達政府表示強烈反對,政府發言人巴約穆西(Chris Baryomunsi)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這些指控「荒謬且毫無根據」,他強調所謂的抹黑行動無法損害政府推進這項開發計畫的決心。
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在開發資源與保護人權之間的矛盾,也突顯了地區內部與外部利益關系的複雜性。在全球對人權和環境問題日益重視的當下,這份報告無疑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在持續關注這一議題的同時,也希望未來能在資源開發中兼顧美國當地人民的權益和環境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