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英,大家熟悉的「楊sir」,他的跆拳道生涯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從青澀少年,到如今67歲依然活躍於比賽舞台,楊sir用自己的堅持與努力,體現了什麼叫做一生懸命。他的信念是:每次比賽都要比上一次表現得更好。即將在下個月初代表香港隊出戰跆拳道品勢世錦賽的他,毫不掩飾地表示,「我會在跆拳道的道路上一直打下去!」這份熱情和堅持,讓人為之動容。
在我們進行專訪的那一天,記者原本計劃拍攝楊sir的封面照片後再進行問答。然後,當楊sir看到拍攝的照片時,他立刻表示:「哎呀!我的姿勢做得不夠好,背挺得不夠直,可不可以再拍一次?」這種對自我的高標準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讓人感受到他的專業與敬業。對於他來說,細微的差別便是千里之遙,這不僅反映在跆拳道的動作中,也體現了他對人生的無比嚴謹。
在香港跆拳道品勢隊中,楊sir是唯一參加65歲以上組別的成員。回想起他最初接觸跆拳道的日子,那時香港的道館尚未普及,甚至他的家人也不太了解這項運動。15歲的他通過同學的介紹,第一次進入道場,開始了這段奇妙的旅程。「那時候道館非常少,我們的訓練環境也很原始,地上沒有墊子,大家都是在磚地上訓練。」楊sir回憶道,年少的他甚至覺得學習跆拳道的過程有些困難,因為這不同於他以往活潑好動的生活,他必須學會專注於動作,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品勢跆拳道的訓練並不涉及對打,選手只是根據一定的套路進行表現,這對於都市人來說非常友好。「這是一種自我挑戰的運動,無論什麼年齡層的人都能參加,因為沒有身體接觸。」在他的心中,跆拳道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體能,更在於它塑造人格,教會他尊重師長、嚴守紀律、克己奉公的道理。
儘管步入成人世界後,他需要在工作和訓練間尋求平衡,這無疑讓他面臨更多的挑戰。然而,楊sir卻對此始終懷著感恩的心情,「訓練讓我學會了面對困難和問題的耐性,而這些經歷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帶來不同的啟發。」長期的堅持讓他懂得了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遇到挑戰時也不會輕言放棄。
約13年前,品勢跆拳道港隊成立,次年楊sir通過甄選成為隊伍中的一員。除了在港隊中繼續磨練自己的技藝,他也熱衷於教授興趣班,推廣本地跆拳道的發展,學生的年齡層覆蓋廣泛。他認為,跆拳道不僅有助於小朋友修身養性,對於長者來說,學習跆拳道也能增強日常生活的平衡和肌肉強度。
在社交環境中,楊sir不僅是一名導師,也是一個榜樣,他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勝於說,讓孩子們通過我的行動去學習。」他積極探索其他武術,如太極和空手道,也經常與其他教練交流,尋求技術上的提高。
作為一名熱愛跆拳道的父親,楊sir曾經在孩子小時候教授他們跆拳道,然而,兩位子女後來選擇了各自的興趣,並沒有深入發展跆拳道。尤其是他的兒子,楊樂文,在考取黑帶後,轉向舞蹈,並在人氣男團Mirror中擔任隊長。對此,楊sir並不感到失望,反而為他們能自由追尋自己的熱情而感到高興,「我希望他們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即將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跆拳道品勢世錦賽,讓著名的楊sir再次感受到賽前的期待與緊張。為了這場盛大的比賽,他和港隊的訓練從原本每星期兩次提升到六次,這也讓他感受到家人支持的力量。「雖然見面的時間少了,但我很感激他們理解我為了賽事所做的努力。」楊sir期待在主場表現出色,甚至直接表示要衝擊冠軍,這份積極的態度讓人感受到他青春的熱烈。
楊sir提到,口罩是他訓練的「秘密武器」,它模擬了高原訓練的環境,讓他在持續練習中保持最佳狀態。對於未來,他並不擔心年紀漸長會影響跆拳道訓練,反而因為專心訓練,身體狀況有所改善。他表示,只要香港跆拳道協會給他機會,他會持續在這條道路上前行,不懈追求卓越。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sir的堅持不懈和對跆拳道的深厚熱愛,讓他在這條路上留下了濃厚的印記。他的人生教練哲學,正如他對跆拳道的理解般深刻而又富有力量,激勵著身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