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楊志英(楊sir),在跆拳道的路上懷著一顆熱愛與堅持的心,這段旅程可以追溯到半世紀前。正因為多年的嚴以律己和不斷追求進步的信念,讓他在每一次比賽中都力求打出更佳的表現。即將在下個月初代表香港隊出戰於紅磡的跆拳道品勢世錦賽,他兴奋地表示希望能在這條專業之路上「一直打落去」,而且對於與在人氣男團Mirror擔任隊長的兒子楊樂文(Lokman)互換身分,更是抱著期待的心情,「今次輪到我上台!」,這背後不僅是親情的交織,更是傳承與支持的體現。
在進行專訪時,楊sir對於每一個細節的要求皆不容忽視。在看過封面照片後,他隨即表示,「我的姿勢做得不夠好,背挺得不夠直,請問可不可以再影一次?」他注重每一個動作的完美,這份對自我的高標準,出乎意料,卻又自然而然,映射出他對跆拳道的執著。
楊sir的跆拳道之旅始於他15歲時的香港,那時這項運動尚未普及,道館也寥寥可數。他提到:「當時家人不知道什麼是跆拳道,我是透過同學的介紹才接觸到。」那時的道場缺乏設施,甚至會在沒有地蓆的階磚地上進行訓練。對於年少的他來說,如何將這種靜態的運動融入他的生活,無疑是一個挑戰,尤其他那時候精力充沛,經常在戶外活動。他反思道,「跆拳道讓我學會控制自己,專心致志去完成每一個動作是至關重要的。」
與搏擊不同,品勢跆拳道是一種不涉及對打的運動,選手們根據自己所表現的套路動作進行評分,這使得它更適合不同年齡層的人士參與。楊sir認為品勢跆拳道是一種自我挑戰的運動,「它沒有身體接觸,完全是挑戰自己,探索自己能做到最好的那一面。」他強調,從練習品勢中獲得的道理不僅限於體育,許多价值觀如尊重師長、嚴守紀律、克己奉公、以禮待人等都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生活中。
在踏入社會後,楊sir雖然因工作減少了訓練時間,卻毫不感到困擾,反而樂在其中。「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放棄跆拳道的念頭。訓練教會我如何面對困難和挑戰,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獲得新的啟發。」他指出,這份堅持讓他保持耐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能專注於解決問題。
楊sir於約13年前成為品勢跆拳道港隊的成員,此後不僅貢獻於隊內訓練,還在興趣班中擔任教練,推廣本地跆拳道。見到學員在各年齡層中學習,讓他倍感欣慰。楊sir堅信跆拳道不僅是身體的鍛鍊,更對年輕學子們在修心養性上有所幫助。「訓練能增強他們的平衡能力,也對長者的日常生活有所裨益。」
無論是教導年輕學員,或是作為港隊中堅的年長成員,楊sir時刻以身作則。他表示,「做往往比說更有意義。小朋友會觀察我們的行為,因此要以身作則,讓他們學習。」他不斷尋求自我突破,保持對跆拳道的熱忱,並閱讀其他武術的資料,以拓寬自己的視野。
作為一名熱愛跆拳道的父親,楊sir亦曾熱心教授子女跆拳道,然而最終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兒子Lokman考得黑帶後選擇投身舞壇,現任Mirror隊長的他,將自己對運動的紀律和堅持,化為舞台上的魅力。楊sir也並不因此感到失望,反而全力支持他們追尋自己的夢想,「找到自己的興趣,才能開心地投入其中。即使強迫他們學跆拳道,如果他們心不在焉,效果也微乎其微。」
在即將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的「跆拳道品勢世錦賽」,楊sir心懷期待,他計畫在這次主場賽事中表現出色。為了這場比賽,他在半年前的訓練次數由每週兩次增至六次,家庭因此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感謝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他們明白為了這次比賽我所付出的努力,雖然見面的時間大幅減少,但他們依舊會到場支持我。」
對於未來,如果有機會開設自己的道館,楊sir表示這是每一位教練的夢想,但也面臨香港激烈的競爭和場地短缺的現實挑戰,因此他會在適當的時機再作考量。他強調,「身為一名教練,必須重視教學質素,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學員。」
談及未來的打算,楊sir並不擔心年齡帶來的挑戰,反而專注於提升訓練品質,「我過去可能因工作疏於練習,身體因此出現問題,但現在專心訓練,病痛減少,精神狀態也有所改善。」他堅信在跆拳道的道路上,自己會持續努力,力爭上游。正如他所言,只要香港跆拳道協會給予機會,他會一直堅持不懈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