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跆拳道的這條長路上,楊志英(人稱楊sir)已經辛勤耕耘超過半個世紀。他的奮鬥精神和自我要求,讓他在每一次比賽中都力求進步,無論是獲得的成績還是技術上的提升,都是他不斷追求卓越的動力。隨著即將於下個月參加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跆拳道品勢世錦賽,67歲的楊sir已經準備好再次為代表香港的隊伍披上戰甲,他堅定地表示,將會在這條跆拳道的道路上「一直打落去」。與此同時,他也為自己能夠與兒子楊樂文(Lokman)互換角色而感到興奮,這次他終於可以站在舞台的中央。
在專訪進行的當天下午,楊sir面對照片拍攝時,對自己所展現的姿勢感到不夠滿意,表達了想要重新拍攝的意願。他反覆調整姿勢,著重每個細節,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展現了他一貫的嚴謹態度。在他看來,普通人眼中的微小差別,在他心中卻是考驗自我的千里之距。
楊sir在香港的跆拳道路程如同一部感人至深的傳奇。他回憶起自己初識跆拳道的那段時光,當時這項運動在香港尚未普及,訓練道館的數量寥寥無幾。他是在15、16歲時通過同學的介紹開始接觸這項運動,當時的道場非常簡陋,甚至沒有地蓆,俱樂部的成員們只能赤腳踩在冰冷的石階上練習。那個時候的楊sir,也是個好動的年輕人,對靜態的跆拳道初來乍到,感到相當不適應,但漸漸地,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身體,將對耐心和專注力的認知轉化為對生活的深入理解。
楊sir主要參加的是品勢跆拳道,這是一種不需要進行對打的表現方式,更多的是運動者展現出來的優雅技藝。這項運動不僅避免了身體接觸,也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參加其中。他形容品勢跆拳道更像是一場自我修行,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發掘自我內在的潛能。對於人生的道理,楊sir也從這項運動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這包括了尊重、紀律、克己和禮儀等價值觀,這些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原則。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工作佔據了楊sir不少時間,他對於跆拳道的熱愛和堅持卻始終如一。他無法想像自己放棄這項運動的那一刻,並且強調訓練的過程對於耐性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是至關重要的。而隨著不斷的投入,他的人生閱歷和啟發也在每一個階段不斷演化,讓他能夠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13年前,品勢跆拳道香港隊成立,楊sir在次年通過甄選成為隊伍的一員。如今,他不僅參與香港隊的訓練,還在業餘時間兼任興趣班教練,致力於推廣跆拳道的普及教育,讓更多的人可以加入這項運動。他的學員遍布不同年齡層,楊sir認為跆拳道對於年輕人的成長及情緒管理有著不可替代的幫助。
不論是在訓練場上充當導師,還是為年輕隊員提供指導,楊sir始終堅信「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他明白,言教不如身教,許多小朋友往往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因此,楊sir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出榜樣,讓後輩們從他的行為中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他也不斷追求自身的突破,將目光投向其他武術,以此為借鑑,持續提升。
作為跆拳道的忠實擁護者,楊sir曾經在家中教授子女們跆拳道,然而,由於他們後來選擇了不同的興趣道路,未繼續發展跆拳道。尤其是他的兒子Lokman,從小學習跆拳道且獲得黑帶,但最終卻在舞蹈的領域崭露頭角,現在在人氣男團Mirror擔任隊長。即便如此,楊sir並未對子女的選擇感到失望,反而全力支持他們追尋自己的夢想,認為只有當人們全心投入自己的熱愛時,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隨著「跆拳道品勢世錦賽」的到來,楊sir感慨於競賽的準備過程。在過去的半年裡,港隊的訓練頻率從每週兩次增加到六次,這勢必讓楊sir在家庭與訓練之間的平衡變得更加困難。他感謝家庭的理解,並期待在主場的觀眾面前展示自己,進一步追尋冠軍的夢想。
他也透露,為了提高訓練效果,他訓練時常佩戴口罩以模擬高原訓練環境,這一緊密的訓練也讓他的身體狀況變得更加健康。對於將來是否會開設屬於自己的跆拳道道館,楊sir毫不掩飾這個夢想,但他同時認識到現今的競爭環境和資源限制。他希望在未來,即使難以實現 dojo 的夢想,能夠不斷推動跆拳道的發展與普及。
最終,當談及未來時,楊sir堅信年齡並不會成為挑戰自己的限制。他在專注訓練的過程中,反而感到精神狀態的提升,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他熱切地表示,只要有機會,他將會不斷努力,揮舞著跆拳道的拳頭,堅持追逐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