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7日),鴨洲岸邊發現了一具成年江豚的屍體,引起了生態保護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根據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報導,這具江豚的體長約168厘米,目前性別尚未確定,然而,屍體的狀態已經嚴重腐爛,這顯示出它可能在海邊滯留了相當一段時間。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在接獲報告後,迅速展開行動,將這具江豚屍體運回海洋公園進行詳細的解剖與科學分析,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研究,進一步了解江豚的生態狀況及死因,並有效改善未來該類事件的處理及預防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今年以來第5宗鯨豚擱淺的個案,反映出海洋生態系統的嚴峻挑戰。鯨豚等海洋哺乳動物的擱淺現象不僅指向其生活環境的變化,還反映出許多潛在的生態危機,包括水質污染、食物短缺及人類活動干擾等問題。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如果發現任何懷疑的鯨豚、鯊魚或鯆魚擱淺案件,應立即撥打1823熱線,並提供具體的發現時間、地點以及照片,以便專業的行動組能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救助和調查。此外,基金會也強調,市民在出海遊玩時,應自覺維護海洋環境,切勿遺留垃圾,保護海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
透過這些呼籲,我們可以看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每個人的行動與關注都能為我們的海洋及其生物帶來積極的變化。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持續努力,以保護及推廣海洋生物的保育工作,讓香港的海洋生態在未來能夠更加健康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