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和內地法律制度交融的時代,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與最高人民法院的首次合作,今日(6日)正式展開了為期兩週的「香港普通法司法實務研修班」。這個重要的研修班是自去年11月該培訓學院設立以來的首個課程,旨在加強對香港普通法的理解與應用,提升內地法官的法律專業素養。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開班儀式上發表了致辭並主講首場講座,他針對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獨具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展現了該制度的重要性。他指出,香港擁有健全的雙語普通法體系,這使得香港能夠在法律上與中國內地進行高效的交流與合作。林定國期望這次研修班能夠為內地法官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加深他們對香港普通法制度的了解,並應用所學於未來的法律實踐中。
這次研修班吸引了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及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法院的25位法官參加。課程主要以英語授課,採取講座、座談及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旨在全面介紹香港普通法制度的運作和實踐。講者陣容強大,包括本地法院的法官、資深法律專家以及來自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專家委員會的成員。
林定國在他的講課中,詳細介紹了香港普通法的應用範圍,並對比了香港普通法與中國內地法律制度的異同。他深入探討了如何在香港的法律框架下有效解決案件所涉及的事實和法律問題,並分享了保障普通法系統運作的關鍵因素。此外,他鼓勵學員擴展視野,探索法律以外的香港社會多元文化,從而更全面地理解這個國際都市的法治環境。
此次研修班不僅是法律交流的學術平台,也是促進香港與內地法律制度合作的重要步驟。隨著大灣區發展的深入,這些研修活動有助於推動法律規則的銜接及機制對接,為兩地法律界層層搭建起橋樑。
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將持續發揮「一國兩制」和香港普通法的獨特優勢,積極為國家培養涉外法律人才,致力於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並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法律人才的集聚地,以便在國家涉外法治建設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