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法會進入最後一年的運作,選委界的議員們在議會內外的表現愈發受到關注。在90個議席中,選舉委員會界別“復活”後擁有最多的40席,這不僅意味著他們在未來的選舉中佔有關鍵地位,同時也讓他們的表現成為了政壇討論的焦點。近來,幾位選委界的議員因其言行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使得這個議題成為政圈中的熱話。
選委界的議員是由1500名選委選出的,理論上他們應該能夠從更高的層面看待議題,而不受既定利益的影響。然而,實際情況卻讓許多選委界的議員面臨著定位不明和存在感低的困境。有些議員因勇於表達民生議題而受到讚賞,而另一些則憑藉針對特定議題的跟進而獲得媒體關注,然而較多的議員卻因表現平平而被忽略。政圈內流傳著,未來的選舉中,至少三分之一的現任議員可能因為表現不佳或個人原因而無法連任,而選委界則被視為重災區。
隨著選舉日益逼近,選委界的議員在議會中的每一言一行,都容易成為眾人討論的話題。最近,選委界的議員尚海龍在立法會大會上請求提出急切質詢,想要討論珠海市體育中心發生的駕駛撞人事件,並詢問政府將如何防範類似的“黑天鵝事件”,以提高市民的安全感。然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對此請求作出了拒絕,認為這一質詢並不急迫,也與公眾利益無關,因此未能獲得批准。
對於梁君彥的這一拒絕,許多議員對於尚海龍的行事風格提出了質疑,認為他此舉似乎是“博眼球”,而不是真正關心議題本身。選委界內部對他的一些行為頗有爭議,例如他曾身穿中東裝束出席會議、在會議廳敲鑼等,這些行為都被部分議員批評為過於張揚。在選舉日益迫近的背景下,尚海龍的行為和表現自然成為了焦點。
實際上,立法會的運作中不乏類似的急切質詢申請,但在梁君彥的任內,他對這類質詢審批相當謹慎,自本屆會期以來,他僅批准過一次急切質詢,其餘申請基本遭到拒絕。在極少數情況下,例如第五波疫情爆發期間,才有過政府提出改善措施的緊急討論。甚至於有議員指出,珠海市的事件與香港無直接關係,政府未必會優先考慮這類問題。
此外,近期在立法會的會議中,還有幾位議員提出了與“人工智能+”策略有關的修正案,這些修正案大多來自選委界,然而內容多為增減補充,實際上對於政策沒有太大的實質影響。這也反映出,隨著選舉的逼近,議員們為了在會議中能夠表現自己,紛紛提出修訂,然而是否能夠獲得有效的質量提升則是一個大問號。
在靜謐的立法會大廳中,議員們理應是民意的代言人,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表現卻讓外界感到一絲失望。部分資深議員不滿地提到,某些新任議員整天在微信群中分享參加活動的心得,或是不斷上傳YouTube分析時事的影片,這種行為不僅讓人感到厭煩,還讓人懷疑其真正的政治使命。
如今,眼看著明年的立法會換屆即將到來,選委界的競爭將會如同一場“魷魚遊戲”,各方勢利相互角力,觀眾迫不及待要看這場激烈的混戰。而在這個時刻,議員們能否真正彰顯他們的政治智慧及對市民的承諾,將是他們能否成功留任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