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正式對外公布,明確指出2030年將是香港園區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根據規劃,到時香港園區必須完成第一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打通與深圳科技園區的聯結,充分發揮兩地的協同效應。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星島》訪問時強調,時間已經相當緊迫,為確保項目按時推進,他期望能夠促進業界的參與,加速建築進度,並提到計劃中包括興建酒店等配套設施。
孫東透露,政府打算在明年啟動市場意向調查(EOI),並計畫在下半年逐步將可發展土地推向市場。至於合作發展商的選擇,孫東坦言難以用簡單的「是」或「不是」來回答本地企業是否會優先。他指出,雖然內地企業擁有地利之便並表達了進駐的願望,但由於項目時間緊迫,未來的招標過程中可能會把「時間」納入考慮的範疇。
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發展。根據2021年立法會財委會的文件,第一期預計建設31座建築物,但目前僅有3幢樓宇即將完工。雖然第一期總樓面面積相比2021年有了顯著增加,但總樓數則保持相對穩定。孫東指出,現在有8幢樓宇已經在進行建設,包括2座濕實驗室及1座人才公寓將於今年底完成,其他的建設也需快速推進,因此迫切需要業界的參與。他強調,政府已全資撥出超過181億元用於第一期的8幢樓宇建設,未來其他基建的費用將是「數百億元的投入」,因此「不能完全靠政府」來承擔所有的財務負擔。
在業界合作方面,孫東表示,邦局與開發商的具體合作談判尚未開始,計劃明年進行市場意向調查,以了解市場對土地配置的需求。他對未來的合作機會持開放態度,期待各行各業能夠積極參與,從先進製造中心到產學研基地,甚至餐飲及娛樂設施,均是可能的發展方向。他指出,科技公司甚至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土地建設自己的基地,並與政府聯手管理,讓更多初創企業有機會進駐。
此外,孫東也提及,參照國內外的成功案例,發展園區需要遵循有效的入駐準則,包括產出、技術、業務可持續性、投資潛力、人才發展及生態貢獻等。他指出,所有申請入駐的企業須從事科研及技術孵化業務,為科技產業帶來實質性的貢獻。
關於兩條跨境行人橋的建設計畫,孫東透露將於今年底到明年初與深圳方面進行具體討論,涉及橋樑的設置、人流預測等多方面的安排。他表示,這些橋樑主要是為了人員通行而設計,不會開放給車輛通行,雖然可以攜帶手提行李過橋,將做到方便而安全。對於私人企業是否可以參與橋樑建設,孫東同樣持開放態度,無論未來建設模式如何,只要能夠按時且高質量地完成河套的建設,政府都將虛心接納各種建議。
隨著第一期的土地逐步釋放,孫東希望明年能夠加快步伐,快速度清空用地以便於建設,然而對於第二期的用地,他則認為可以稍後再進行規劃和處理。最終,孫東強調,需確保香港園區的管理和運營,保護內地重要生物樣本及數據的安全傳輸,並提出制度性保障措施,以應對潛在風險。他相信,政府的良好管治將會促進國家的開放政策進一步放寬,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的投入,助力香港科技創新的未來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