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政府醫療政策辯論:移民港人享受醫療福利引發爭議

政府醫療政策辯論:移民港人享受醫療福利引發爭議

分享:

隨著香港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各界對政府的財政及福利政策展開熱烈討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於近日指出,部分移民港人選擇「回流醫病」,這直接導致政府額外的公帑開支,並質疑當前的扶貧措施反映出對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士之間的不公平待遇。他表示,社會上正持續討論削減兩元乘車優惠的問題,並批評政府在福利方案中對於「外人」的過於慷慨,而對本地居民卻過於嚴苛。因此,他呼籲政府能夠採取措施,對於這些移民港人回流享受醫療福利的現象,需要給予重視。

梁熙指出,根據現行的法律框架,移民港人即使長期居住海外,只要不主動申報,就可以保留其港人身份,並繼續享用香港的公共服務。然而,政府目前並未掌握移民人數的具體數據,導致對「外人」的界定變得相當模糊。這種情況下,如何界定醫療服務的使用權益成為了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

隨著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對於這些移民港人的醫療福利問題,亦引發了各方的關注和討論。衛生福利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此事,表示仍需深入研究和評估,並且不會輕易限制港人的醫療權益。他指出,香港的公立醫療系統的資助幅度高達97%,這種開放的福利模式在國際間並不常見,然而長期維持這種模式確實存在挑戰。

有專家提到,過去幾十年來「回流醫病」的現象並不稀奇,但具體情況卻難以量化。他們指出,若只針對少量移民港人實施限制,總體醫療開支不會有明顯減少,因為香港的公立醫療服務向來人滿為患,病人量龐大。針對移民港人回流的問題,或許可考慮在入院時要求病人確認其在港的居住資格等條款,提供更具彈性的措施來應對這種情況。

在另一方面,立法會議員管浩鳴也表示,即使撇開政治因素,針對港人醫療權益的討論仍具有必要性。他認為,應當探討基於居住時長的醫療費用徵收標準,例如要求回港病人證明其在過去一年中有一定的居住日數,這樣可以更合理地管理醫療資源的分配。他相信這些措施能夠有利於長期居住在香港的居民,而不會引起大規模的反彈。

不過,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提醒,這些建議可能潛在違反《基本法》中關於社會福利的相關條款。根據《基本法》第36條,香港居民擁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無論其是否居住在香港。這引發了對移民身份的更深層次討論:在何種情況下會帶來法律上的挑戰?如何設定方便的界定條件,保障基本的社會福利權益?

對於這一系列複雜的情況,特區政府的立場似乎仍然有所保留,並未展開深入研究,導致此項政策的推行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行動對於政策的制定影響深遠,並可能引發更廣泛的社會乃至政治反響。針對移民港人的醫療福利問題,未來的討論仍需納入更多的數據分析和社會共識,以確保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務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