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入樽的消退:NBA的「投籃沙漠」困境

入樽的消退:NBA的「投籃沙漠」困境

分享:

在當今的NBA聯盟中,入樽這一美妙的技術越發稀少。近期,孟孟灰熊隊與密爾沃基公鹿的比賽中,灰熊超級後衛查莫蘭特(Ja Morant)在快速反擊時,面對腳步緩慢的對方中鋒布魯克·洛佩茲(Brook Lopez),外界普遍預測他會選擇猛烈進攻入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查莫蘭特選擇急停在三分線外投籃,最終未能命中。這一情景並非孤例,這位年僅25歲的天才球員在本賽季中竟然沒有一次成功的入樽紀錄。在八場比賽中,他僅嘗試了兩次入樽,且全部失敗,包括一次滑稽的失誤。肩部手術後,查莫蘭特入樽的頻率大幅下降,而他標誌性的360度上籃雖然依然風采翩翩,卻已無法替代那令人驚艷的入樽瞬間。

另一方面,查莫蘭特的三分命中率同樣不佳,但他依然大量出手,這反映出當前籃球界面臨的困境:基於數據分析而改變的球員玩法,逐漸壓縮了入樽的精彩表現,影響了比賽的娛樂性。開季戰中,波士頓塞爾特人以驚人的61次三分出手大勝紐約尼克斯,隨之而來的,是籃球評論員尼克·賴特(Nick Wright)對現代籃球風格的強烈批評,他呼籲NBA應該調整規則,範圍包括他所提出的入樽可以變成三分的建議,目的是為了提升比賽的觀賞性,以應對觀眾流失的現象旋即成為焦點話題。

隨著塞爾特人在2024年總決賽中憑藉卓越的三分策略榮膺冠軍,NBA其他隊伍陸續模仿塞爾特人教練喬·馬祖拉(Joe Mazzulla)的戰術,使三分球的出手數量大幅上升,創下年度出手紀錄。本賽季,球隊平均每場投出37.4次三分,這一數字是過去五年的最大增幅,理應導致入樽機會增加,因為大個子球員被迫遠離籃框,讓小球員有更多突破的機會。然而,事實卻是入樽的頻率並未增長,這令許多球迷感到失望。

在上週的比賽中,廣受讚譽的「蟻人」安東尼·愛德華茲(Anthony Edwards)隔扣沙邦尼斯(Domantas Sabonis)的進攻讓觀眾振奮不已,然而這卻僅是他本賽季的第七次入樽,與此同時,他的三分出手次數卻從上賽季的每場6.7次猛增至11.3次。類似情況的還有35歲的老將德羅贊(DeRozan),本賽季尚未完成入樽,而上賽季在芝加哥卻有過18次的入樽紀錄。後衛的入樽數據已經明顯減少,從前的進攻風格正逐漸消逝,現今後衛每場入樽數量的平均值僅為0.32次,下降幅度達8%。

作為一個深刻影響比賽體驗的問題,NBA現階段面臨的傷病風潮更是不容忽視,鼓勵球員在空中激烈碰撞的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更可能傷害運動的健康發展。朋衡的焦點是「投籃沙漠」現象的盛行。鮑爾州立大學的NBA專家尼克·埃拉姆(Nick Elam)指出,問題根源在於球隊過於依賴數據化策略,中距離投籃的薄弱導致整體戰術的單一化,使得比賽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數據顯示,本賽季中已有24場比賽的中距離得分為零,這一現象無疑反映出聯盟的戰術正在遭受窘境。

對於這一情況,埃拉姆並不無道理。他指出,連年來的三分球壓倒性增長使球隊從中距離的得分可能性中選擇了放棄,卻讓比賽節奏變得死板。近乎於被全數賣掉的中距離區域,無疑成為籃球戰術的新「沙漠」。隨著本賽季對於中距離投籃的極端忽視,我們恐怕很快將見證NBA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幕。

在這種背景下,各方專家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諸如取消底線三分球、拓寬球場和引入2-3-4分系統等,以希望恢復比賽中更多的創新與多樣性。然而,無論如何,籃球的未來應該回歸於球員的多樣選擇和觀眾期待的精彩瞬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重拾籃球運動的精髓,並吸引更多的觀眾回歸現場,沉浸在這項運動的無窮魅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