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首個完整交易週,亞洲股市在6日收盤時呈現出不同的走勢,未能跟隨華爾街上週的強勁漲勢而持平,市場的焦點集中於川普即將重新進入總統職位可能帶來的影響。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交織下,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擔憂再度浮現。
近期,中國的經濟數據持續低迷,讓市場對其經濟復甦前景表示擔心。與此同時,美國的利率政策走向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在俄烏戰爭持續的情況下及中東局勢動盪,這些地緣政局也無疑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氛圍。
隨著川普定於1月20日宣誓就職,市場在提前預測未來的政策變化,尤其是不排除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的情境。川普已明言可能對從中國及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一立場使市場對貿易前景的可預測性更添疑慮。此外,川普所承諾的減稅及放鬆管制的政策,雖然短期會有助於提升企業獲利,但亦可能引發通膨的回潮,進而在市場中傳遞出不安定的信號。
由於通膨壓力的增強,投資者開始減少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未來降息的期望。上個月,美聯儲在利率政策上表現出強硬的姿態,使股市的強勁反彈動能減弱。里契蒙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巴爾金在3日的發言中表示,他支持放慢降息的步伐,並認為目前通膨的上行風險高於下行風險。他指出,利率應保持在限制性水準更久一點,以避免通膨上升給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投資者的目光正聚焦於即將於本週末公布的美國就業數據,這將是評估美國經濟現況以及未來聯準會利率決策的重要指標。華爾街三大指數在3日均有所上漲,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更是雙雙上漲超過1%,顯示出市場曾一度回暖的情景。
亞太地區的股市表現則有所分化。台北股市上漲2.79%,顯示出投資者對當前形勢的樂觀,但首爾股市亦增長1.9%,儘管面對總統尹錫悅因戒嚴風波引發的國內政治不穩。雪梨、新加坡、馬尼拉和威靈頓股市也微幅上漲,顯示部分地區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姿態。然而,日股一度重挫超過1%,其原因在於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計畫遭到美國總統拜登基於國家安全和供應鏈風險的阻撓,進一步撼動投資者對未來投資的信心。香港和上海股市同樣收跌,總體亞洲股市的走勢令人關注。